场外观看青奥会开幕式
上届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过去六年了,记忆开始模糊,这回在南京河西新的体育馆举行的第二届青奥会,又是国际重要赛事,是国家层面的重要的活动,全国人民注目。我们家的眼球也从学京赛的屏幕转到收看这青奥赛上。看看开模式有些什么亮点,在开模式前,有些什么重要的国际公关活动。
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三个方向延展,一个是残奥会,一个是青奥会,还有就是从夏季奥运向冬季的延伸,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对这个延伸运动会都很重视。不是已经正式向奥委会提出申请,北京与张家口联合起来举办,这段时间正是向有关方面展示我们政府的热情支持,展示地方政府组织能力的时候。
这个紫金山庄在南京的什么地方?是不是东郊美龄宫改的?还是在紫金山下新搞了一个?从央视新闻画面中看宴会大厅还是挺大的,这个会议中心不及上海的有规模,但也挺不错的。请了二十多个附近小国,有的是亚太地区的、有的是非洲地区的小国元首一起来玩玩,看个开模式,大国好像一个没有请,这也是一种公关技艺。主席夫人与其他国家元首夫人一起参观南京博物馆、参观云锦博物馆,都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活动,安排紧凑、精致。
大型运动会最没有看头的是入场仪式,一百多个国家入场,占用很长时间,这回组织工作做了简缩,运动员不跑了,就在会场上入座,一面队旗跟着引导牌就行。其他的都按规定程序走,人们关注的是开模式后面的大型文艺表演,既要有组织国的文化元素、地方元素,又要有各种高科技技术含量在内。我们前面组织过几次大型国际活动,这个体育馆内的文艺表演,花了钱,要让人叫好。南京的紫金山元素,天文望远镜,浑天仪的元素都用上,而望远镜的圆,以一化五,成了五环图形,浑天仪上点起奥运圣火,都有特色,江南丝竹、国际上耳熟能详的《好一朵茉莉花》,还有中国梦,丝绸之路,陆上的、海上的,很大气,很有气氛。而压台的空中的一百多位健儿的绳索表演,有高难度技术含量,解说员说排练了三个月,这是六年前中国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延续,这回的难度又提高了许多。从空中垂下的绳索,一远它就隐去,表演者就似漂浮在空中,而且跟着音乐走,要翻滚,最难的是要体现一种飘逸。有艰辛、有科技,这是大型场馆表演能达到的一种视觉极致的效果。记得上回还是半壁,不是全浮,这回的难度加大了许多,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。
虽只在屏幕前,没在现场,给人的感觉,这个开模式文艺表演还是代表了一种最高水准。当然电视转播上,切换上,场外观众最想看的,最能体现特色的,有的不是切得最准确,有的迟后,有的忽略,国家领导人略显疲倦的镜头就不应出现。
后面赛场上输赢的事,金牌的事,当然每日还回关注。青年运动员的交往,开放中国,苏南美景、南京的六朝故都的美景,有新的镜头出现吗?
南京本是火炉,但今年老天作美,一点不热,是个凉夏,但中国的热情,老家江苏的热情会给各国运动员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