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老人开发点网上软件工具
写完上篇,觉得言犹未尽,于是有本篇建议。
工具要顺手,给老人开发工具要遵循这个原则,不要东抓几下,西来挠挠,弄的人不疼不痒的,才给你吊起了胃口,你倒又大变了。工具常变换,那就不会顺手。
譬如说,WORD工具软件,使用惯了,我就不习惯在网易博客网页内写作,我宁可贴入,而且原先贴入的文章,标题贴入很方便,规定标题栏内,就是第一句或第一段,只需重新贴一次就成了,现在居然变成标题栏可以容得下整篇文章,须得自己把标题重新复制再贴入,我麻烦过几次,觉得它的改版就不及之前方便,不顺手了。
工具软件还是不断升级比另起炉灶好,这对老人现实生活中用惯什么工具,顺手操作什么工具是一个道理。有个好的工具软件,就能吸引人往专业方面发展,软件工具变得不好使了,这方面的兴趣也就消失了。
譬如说,绘声绘影软件。我都配过1394接口线,从松下摄像机直接导入图像,只是后来松下机子太大,出门携带不方便,索尼的数码照片兼摄像很便捷,可以替代,只要带足内存出门旅游就没问题。但这个软件很认记录格式。我下载过数码转换工具,也制作过几个短片,前几年土豆网挂了我上百个短片。因为工具不顺溜,他也给人家兼并了,顾及不到制作软件的更新,更不要说兼顾老人的习惯,我后来也就不玩了。许多资料留在自家的移动硬盘中,等有机会自家的硬盘更新得更大后再来玩它。
给老人开发网上软件,要越简化越好。只要有一两点吸引人,深化后其他功能慢慢也能领会,使用。一个工具软件一开始头绪繁复,错综复杂,盘昏了人的脑子,就不行了。主线、主打是什么,然后旁及其他。
譬如说,Adobe Photoshop(图片修理软件)我还是用的6.0版本,这是它的基础版本,好使的地方很多,索尼的图片剪裁软件不及它。这两个软件各有所长,一般点剪裁我就用索尼的,要精加工,就得用Photoshop,可能业内还有更好的这方面的专用软件,我觉得老人掌握一个就行。其实每张实拍图片都得重新剪裁一下,就像我买的每块印章石头到家都要重新打磨、修正一下是一个道理。
我已经在网上寻找了几年的一个工具,就是想把自己在中年时期收藏的600多盒磁带转化成数码MP3,始终没有人在干这件事。我估计20多年前有一批经典曲目老人是喜欢的,也想自己动手把自己曾经喜欢的经典名曲重新进行格式转换,用现在播放工具,欣赏自己曾经有过的声音记录,能不能开发简便的转换工具,这里有很大的一个潜在市场。把老东西、旧东西转换成新格式可以欣赏、再现的,可以剪辑、重新编排的。图书市场已经注意到,而数码软件市场还没在意。
知道现在的老人想要什么,想玩什么,这就是新的商机。已经步入老年社会,请多关注老人的需求,带着老人,引领老人去玩,去开心,从中发财,获得巨大利润,不是很好吗?老人口袋里钱可不比小青年的少,开心了,也会慷慨解囊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