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个返老还童节
——六一节的建议
不知以前有人提议过没有,还是这里的首创,我是建议国家把六一节给老人也分享一下,挤一个“返老还童节”进去。每年的“5.12”不是既是护士节,又是母亲节,如今还是我们国家的防灾减灾日吗。这天来个老少乐。
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儿童节,也都是老少同乐。小学生由学校组织过,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陪着过,如今没有第三代的老人,是不是也可以自己缩小了,减去60,倒着过?让儿童知道,还有班以前没有过过儿童节的老人,他们也想过跟他们分享这节日的快乐。而且自己的儿童节,虽然只有几个,但到了老年之后,还可以接着过。一般一个孩子,在童年的时候,打有记忆起,也就过上十个左右的儿童节,若后面老了还能过上,不是很好?
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老人越活会越像小孩,于是创造了这个“返老还童”一词。很早,大约在汉代,不仅有尊老,还就有了“娱老”活动,曾见过二十四孝图中的愉老,拿个拨浪鼓,在地上欠地皮,心是好的,只是这种活动,给人看了有点腻,过犹不及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金庸创造了一个周伯通这样的老顽童,童心不灭,很是可爱。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老顽童,当代电视选秀节目、达人秀、唱响中国,都有这样的一批“老童星”,当然背后有编导的许多心血在里面,它促进了一批原先灭了童心,又蠢蠢欲动的老人在迈入耄耋之年,燃起激情,萌发玩心。
每个时代要创造新的愉老活动。老人虽然有敬老节,每年的重阳节。但敬不如愉,让能动的老人跟孩子们一块活动活动,不是让孩子们独乐,让他们与老人齐乐,分乐不是很好吗?
让老人体验如今科技时代的动漫、动车、动作,种种东东、咚咚、动动……还童,不是真的还到他们的童年时代,那个时代有什么?让他们还到孙子辈的时代,感觉时代的进步,开阔眼界,增长知识。让老人还童,是那颗心、那个身要回到集体、社群中。
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,确实为娱老、愉老开发了什么?有什么引导的吗?
本来我们计划老两口今儿就往孩子多的地方去,公园、广场这些地方去,但老天不作美,阴雨绵绵,计划只能泡汤。但我要求,这不是向妈提出,要给我弄个好玩的纪念品,而是给老伴提出,给我买个什么纪念品,价格低廉但要买到我心上的。要给丫头发个短信,今天是“返老还童节”,给我们准备了什么?当然也要给政府提一个要求,真要形成了这个节,政府给个什么礼包?有个“返老还童节”可以名正言顺向各路收礼!每年给老人一点动心、动腿、动嘴的实惠。不要等老的小的开口要,主动想到,能吗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