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鹤楼小品
在之前我只知道,北京的松鹤楼在崇文门,在东城,居然在月坛南也有个叫“松鹤楼”的,而且还是淮扬口味。这不小两口提前告诉我们,周六中午不弄饭,上那里品尝一下。老北京的大馆子,东兴楼、松鹤楼、丰泽园的我都想去尝一下,吃是快吃不动了,看个环境,体会一下。这不就跟着来了。
这个松鹤楼不是京味,就是上海办到京城来的饭庄。大堂上有幅金庸为他们题的书法。看着不起眼的门帘进来,还很深。可惜这天出门忘了带相机。这段时间吃饭不能拍照,就怕给纪委提供个线索,弄得神经兮兮的。其实也没有啥,王婆的饭菜翻不出新花样,就出门改善一下,吃自家的,不吃公款。所以没有把环境拍下,过段时间我一个人遛弯,上这里来补拍。楼上有包厢,早就预定满,楼下是散座。夏日还是要找个凉快处,对面有座室内假山,王婆说是假的,我说是真的,我们后来都上去像央视“一锤定音”节目一样,近距离观察了一下,我认为是真的,无需作假,只是上面喷了一身银粉,有人手上去多次触摸的痕迹。这样一块一人高太湖石价格最多头两万,不算什么。
小两口点的菜,多了一点,松鼠桂鱼味道不错,但油爆虾硬了点,萝卜素鸡不错,是荤油烧的,家里烧不到这么好,丫头本想订个竹笋什么的,不是当令时鲜,给我否掉了,红烧肉也给我否掉,大家都在减肥,重油脂的、甜的少吃。有个“二白”是银鱼炒蛋白,上面有莼菜,这是京城难得吃到的,当令时节,在南方,菜场也很少见到。本想一人来一碗煨面,结果上来的碗多大?特大的一个汤碗,分量很足,出于我们大家的想象,已经有了北方的做派。还点了各人来碗小馄饨。南方的做法,小馄饨就是鲜肉现包的,鲜的,只是我们肚子装不下,加上几个小冷菜,吃完最好就是走回家。外面正午的太阳真毒辣,也不想再到月坛小歇。
上菜速度可以,就是点的茶不是放桌上,是服务员不断来斟的,让人怀疑是不是我们点的,茶汤一上来就很淡。她们母女还在议论,松鼠桂鱼怎么没有吃到松仁,丫头还记得我们在那年五一苏州游玩,在太监弄得月楼吃的这个名菜,松仁很多。下箸我从来都是,肉可让,鱼不让。
这是继苏浙汇、忆江南之后在京发现的又一处淮扬菜馆,今后还可来。主流媒体虽在宣传节俭好风气,这并不排除过段时间孩子们吃到好吃的,带老人出来品尝一下,这也是孝道,但没有列入京城的新二十四孝道中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