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高校的体育资源
组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,放在什么样的城市能承受得起,是得好好斟酌,光有热情不行,得有基础。南京承办这第二届青奥赛,有它许多得天独厚处。江苏原先,也就是七八年前,我还没有退休之前,就知道,全省有130所高校不到,估计这几年过去,这个数字应该超过,而其中近一半,原先我知道有五十多所高校集中在南京。
现代办学,无论中外,校舍条件,不说大学,现在连中小学都要强调体育设施,要有风雨操场,要有体院馆。南京高校,特别像南大、东南大学等名校都有很现代化的体育场馆,都有标准塑胶跑道、室内游泳池,网球场等等,南京好多高校在江宁仙林有分校,那里更有设备条件更为先进的体育教学设备,一年四季都可以训练、教学。南京中山风景区,就有南京体院大学,我们学校原先的体育部的师资,有三分之一就是这里毕业的,有年开后奥运时代的场馆利用研讨会,我参加,在此住过两晚上,而市中心东南大学的石榴宾馆,那年搞学生拓展训练、竞赛我也看过他们的场馆,都比我们学校好。所以这回搞青奥赛场馆上不要多添什么,把个河西奥体馆弄好,开闭幕式的场馆弄好就行。其他有的小规模、小众比赛的活动,放到几所著名的大学体育馆就行了。而河西体育场馆没有之前,南京最有名的是五台山体院馆,那里也组织过多次全国大型体育赛事,所以硬件一点没有问题。当年在团省委时,五台山体院馆主席台的看台上我也坐过,只是忘了,那次看的什么。
南京高校里不仅有志愿者服务队伍,而且有一支外语水平不弱的翻译队伍,南大、南师大、南京体育大学,很多年前我就知道各高校早就面向非洲等外国,组织海外人才培养,体育赛事专业人才也是有的就是,一拉出来很完整。只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这回这12天青奥赛中,是不是有观摩票,是不是组织观看。好的赛事,一定要组织去帮个场子,场上气氛热烈,运动员的发挥也会更好。这段时间是暑假中,可能后面返校开学,可以组织更多的学生观看。放在高校的场馆比赛,不愁没有人到现场捧场的。青奥赛,不只是比赛,还有文化交流、年轻人的梦想交流。至今还没有打电话询问,我们学校有参与这个重大比赛学生、年轻教师没有?有票多吗?只是有票给我留着,或者挤出让我现场去观看,我也不可能大老远从北京赶去。
天公还是很作美,南京本是长江三大火炉之一,每年夏天,不热过教师节,高温不会降下来。这段时间从预报看,21°C-27°C少有的宜人。开模式场馆里没有人大摇扇子,不像六年前,北京奥运会,人手一把扇子,主席台上给有关官员赠送的纪念品也是一把扇子,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实用品。
南京中山陵的桂花,不知今年会不会提前开放?南京博物馆就在中山门内,原先省团就在附近,当年我多少个黄昏,晚饭后散步,走出中山门,往后湖去,初秋的桂花香味,四十多年尚未从印象中消去。各国运动员能在比赛之余,上紫金山跑一下,那就更完美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