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观常州美协新人展
这天下午出门遛弯,腿一伸就到了刘海粟美术馆,这里正在举行常州美协新人展。不是开幕式,没有人头拥挤、记者云集,有的只是中老年的书画爱好者在此欣赏。
分了两大块,西展厅是水墨,东展厅是油画。习惯上是先看西展厅。
已隔了二代人,人头都不熟悉,没有工作单位的介绍,这是筹备的应注意到的,作者的工作单位,可以猜知人家的工作环境,即使是没有单位,就是个体,业余爱好者,也可标出,可能出道就更为艰辛。
题材雷同、撞车的很多,布局差不多的花鸟,就像老年大学同一个老师教出来似的,定式化就不好,不是创作,而是习作。但就是这样,同样是画大公鸡,有的鸡形神兼备,有的则不行。外形都还差一点。毕竟是新人。画梅花的有好几幅,整体实力比画鸡要好,结构、色调掌握,老干嫩枝、盛开、半开、花蕾能兼顾,不同的人能把梅的不同神态显示出来,争春、傲霜雪,一般民间不喜倒梅,它与“倒霉”,这里还就有一副是倒挂的梅枝。画荷的,墨荷也不少,荷叶的墨韵,渲渗就有技巧,这里可以欣赏到基本功。画人物就有更高的要求,人物肖像准不准,比例、布局。顶天立地的军人与怀抱琵笆的姑娘,对线条的要求就不一样,刚与柔的对比。而儿童,童趣也是美展常有的题材,这回展出的不仅是人物,还有蝈蝈,与虫草结合在一块,但笼子太大,是个非常夸张了的,不是写实。仅有的一幅仕女图,有点当代露肩的味儿,而不是传统的。
这回仅有一组雕塑《纹身男》,大男人要更夸张一点,与小男孩搞成更大的对比、反差就更有艺术性。
东展厅里的油画,有幅《杨桥》很有味道。这地方我熟悉,但不是初夏的景色,我觉得初夏那里的绿色给我留下南方古镇的深刻美好印象。这里还有一副老街门口的乱景,色彩斑斓,是我记忆深处的画面。而二幅瑜伽,虽然背景是灰色的,不靓丽,但把静而慢的运动那一刻画出来了。我觉得几幅油画总体实力要比水墨更强一点,没有美院几年萝卜干饭打下的功底,拿不出这样的画面。
一家三口側着头在高唱,有形体夸张,每人肩上还插着小翅膀,有点另类,有点探索。而一对青花瓷瓶,各插着一个莲蓬,是静物,有继承又有点探索,新人展就要多一点大胆的东西。总的感觉还不多。西展厅的油画就没有撞车的同题材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