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饺子提前吃
冬至大如年。南北方都有此说法。只是民俗也就嘴上说说,最多电视台安排一档节目,请几位民俗学者说一说,三四线的城市,有的连提也不提,一点没有双11,双12给商家炒得那样沸沸扬扬,也一点没有过洋节那么热闹。原因是什么?没有好好开发利用,没有传承。
北京BTV前几日在黄金时段还是安培排了一档既是谈话,又是动手下厨的节目,现场作饺子给你尝。冬至吃饺子,南方有的地方民俗是吃汤团。从前过节都与吃有关,如今人们天天有吃,像我这样早就要逃吃,哪能顿顿宴席,连神仙也受不了,美食家不能长寿,早有此说。想健康老了还是回归清淡。
这档节目教人怎么弄白菜饺子,当然也伴有肉馅,不是纯素馅。在北方生活,我们家也吃过几回素馅饺子,大年初一早晨吃的就是素馅,我们入乡随俗,跟着正月初一有时也吃素饺。但并不年年如此。
这回做节目的是位大家,还上小平家包过饺子,弄过馅。当年跟师傅去,打下手。介绍小平吃饺子有两个习惯,一是下饺子不点水。我之前煮饺子不止点一次,还点上多次,怕不熟,不点水火候掌握更难。这样做法,是出来的饺子更为光鲜,好看。小平吃头几个饺子是不沾醋,是尝尝馅的鲜美,吃过几个之后才伴点醋。这是会吃饺子的做派。据说有的人包饺子的速度是少有的快,能直接往锅里去,包一个就丢锅里,这要多快的速度!
南方过冬至主要是祭祖,追思,是家人团聚大吃一顿,前些年我在博文中说过,有钱人家是大鱼大肉吃一顿,穷人家最少也要弄个胡葱笃豆腐。这几天我问过,菜场有没有南方的小胡葱?王婆说来京之后还从没有见过。市场经济,怎么商家,新发地就不组织货源?大葱不能替代小胡葱,味道不一样。这个小胡葱,甜津津的,在冬至前老家可以给炒到天上去,二三倍的价格翻上去,但一过冬至就一落千丈,没人理睬,所以买菜的也有风险。卖不掉那就自己天天吃胡葱笃豆腐。
这回小两口本是讲好冬至回来吃晚饭,吃饺子。哪知前一日下午三点之后电话通知家里,冬至他们另有活动安排,改当天晚上回来吃饺子。没有好菜招待,包个饺子还是赶得上的。这就考验我家王婆的速度。小菜还是弄了三个,花生米、红肠、拍黄瓜,都是清淡的小菜,其实还有一个海带丝拌一下也能上桌。也是白菜拌肉馅,就是跟专家电视里讲的学的,有点改良型的。四个人,本是二斤皮子就够的,王婆包了三斤的量,馅弄得远远不止,放冰箱,后面想吃随时可以包。白菜不放盐,是原干的,肉馅作料淡了点,盐轻,下次改进。总的口感不错,而且不要我当下手。
冬至我们可以吃白菜肉馅汤团。米粉现成的,老家带过来的,吃了好几回。但我不能多吃,饺子多吃几个不碍事,团子则不行,血糖会大幅升高,麻烦事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