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到圩墩公园
上次来,起码是八年前,博客日志没有记录,没有照片。改造过的圩墩公园,年年想来看桃花,总是错过。今年抓紧点,本是能赶上它的桃花节的,结果给两场春雨打了,后来没上劲也就一直拖到昨日才安排去转了一圈。感觉是,每年应当来此走一圈。每个家庭,都要从小带着孩子上这个圩墩遗址博物馆看一看,常州的远古先人,他们是怎么生活的,这个博物馆不下于西安半坡、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园。常州教育口子要安排进入人类文明史教育的日程。高校也可以向外地新学生推荐,常州最值得一去远足的地方。
圩墩的出名就是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土了很多约在6000-5000的地下文物。我那个时候还很小,又在戚区,交通不方便。如今8路、17路公交可以一直到达。它在劳动东路起点处,我家就在劳动西路,在一条马路上,但没有直达车,我得在朝阳桥东换乘。
桃花错过,还有零星残枝,最晚开的白桃还在枝头。郁金香已经接上怒放,各色都有,但气势不及西太湖边上,这里今年园中还有个特色——很可能前几年就有了,我不知道,种了大片的比人高的油菜,蜡黄的油菜花,没有倒伏、挺精神的站在田头,欢迎踏春的。常州人何必上婺源,南边去看菜花,这里不久很好看。特有的花香沁人心扉。
挖了一个人工湖在公园中间,水面很大。住附近的老人、晨练的刚结束,而妈妈、阿姨们推着小宝宝来逛公园了。有点野景,很多硕大的花岗岩凿成的石鱼错落有致安放在水面四周,可供游人当凳子使用。
遗址博物馆就是水面南岸。这是个容考古遗址、科普知识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,是个小巧的专题博物馆。当年这里出土了一支先人用过的橹,原物馆藏展出,不大,而湖面上后来造了一支冲天大橹,称为中华第一橹。我看说明,人类创造了橹,前进有了方向、有了力量。
遗址博物馆有考古现场再现,几个塑胶人模,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真人。住的是什么样,吃的是什么?还处在母系社会,坛坛罐罐出土很多,但也有精美的石器,石斧、石锛。常州人的人种学上还有点与北方的不同特色,女的扁面孔。从文化谱系上看属于良渚文化的一个分支。
有一组古玉配饰,估计是后来考古发现,或是别处借鉴来的,有地下考古出现的已经碳化的水稻实物、、孢子粉末研究,动物骨骼,大型动物没有,只有小型的,都是水乡泽国。
遗址博物馆地下一层,地上两层,远处看不破坏湖面景观,隐藏在花木丛中。而上回来玩的几个场所,找不到一丝踪影。
这么好的一个休闲处,前几年没有来,可惜了。如今交通很方便,8路公交班次密集,半天玩一圈,回家还不误饭点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