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弄的文玩都要防风
这段时间文玩市场到处在开青皮。新开的摊主都把它们浸泡在水里,如果你是立马带走的,摊主给你一个塑料袋子,让你把核桃装起来,还特地关照一句,不要见风。我有一年兴匆匆买了一对大的寿桃(又叫鸡心),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在手里盘起来,哪知第二天这核桃就开口,上面嘴巴嘻开了,玩的人是忌讳的。毛病就出在路上遇风,收干的时候核桃几边不同时收,就会裂开,裂了之后很难治。
开的青皮核桃放家中要干上一阵子才可上手,最少一个月,最好半年,迫不及待也最少一周之后,让里面的水分走走干尽,这样揉的时候色容易入内。用高倍放大镜看,这些玩物内部都有毛孔、气孔互通着,手上的油可以慢慢往里去,一早就人工用油往上抹,把气孔堵上,后面就难以往里揉。这个道理会玩的都知道,只有急功急利、急于求成的才会乱来。
文玩核桃是这样,葫芦呢?我前一晌刮坏了两个嫩葫芦,很是可惜,可能连留籽都留不成。看上去葫芦外面壳子手感硬了,就一个晚上,第二天早晨就变成一个老太太的脸了,都瘪了,怎么回事?太嫩是一个原因,我总结还有一个就是也是受了风的影响,在把皮刮掉之后的第一夜,家中也有空气流动,对这玩意儿有重要影响。家中看不到的空气流动,造成对葫芦的面收缩不一,它就留下皱痕。
从理论上讲我的这批小葫芦没到好刮皮的时候,我不也是猴急吗?想让它早点透气,干起来。这回我想到了两招:一般一个葫芦最嫩处在顶部,这部分留着不先刮;再一招就是用塑料袋把刮好的葫芦套起来,不让它受风。水分照可以出来,很明显,套上一会儿塑料袋上就水汽挂出,看不见、不均匀的风没有对它起作用。塑料袋子防风。
一天刮一个,小心试验。还真管用。顶上的这一段的皮过二三天再刮去,这样也是同步的晾干。长长的藤蔓,龙头、龙须已经开始干枯,原先只是从这顶上的藤蔓处走掉葫芦内部的水分,皮一刮,它周身都可以走水,干得就快许多。刚采下来的葫芦深重,手感与已经采了十天半月的大不一样。有的实在太嫩的已经开始皱皮,与其刮出来不派用,还不如继续养着,晾干的新鲜葫芦即使不刮皮的也得注意防风,要变换位子,阴干必须避开太阳直射。它内部残存的一点水分提供給籽与皮,它还在生长。刮好皮的防风也就防一两天,过后就可以像成熟透了的葫芦一样晾干。注意底部,这个地方最不会引起重视,下面怎么走水?前些年我都是用餐巾纸,垫一下,吸水又透气。大葫芦下面不垫纸,时间一长会发霉。最好吊起来阴干。
木质、草本的文玩都要注意这类防风问题,干透了玩,可以玩的更有精神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