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老铨网舍

不妄言 不缩舌,一如既往当喉舌;勤读书,勤学习,再接再励慢生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老铨网舍 主人:王老汉 老铨 尘室主 主妇:王婆 多摇摇 小两口:松风水月 ,网舍有2000篇乱弹琴、近五万张京城、老家、全国几处风光,有近些年淘的宝葫芦、老了怎么带着儿孙玩,玩有传承,也有讲究,留了一点老儿的心得。

处理老房产如送老人西归  

2016-11-20 06:05:16|  分类: 自家盘点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处理老房产如送老人西归

前些年,入冬后冬至不到,我们都要赶一趟老家,连续三年送殡,都是亲人。去年总算走出这一丧圈。今年我老家才回来一个月不到,房屋中介说是挂出去小半年的老家清潭的房子,有买主感兴趣。电话里与王婆讨价还价几个来回,成了,要求办理交割手续。买主看上的是学区房,最好年内办好房产交割手续,而且要夫妻双方都到场,办理委托也不是不可,主要是不放心王婆的身体,最后决定还是伴她一块老家跑一趟。

这套清潭在我们名下已有34年的旧房,要先办理接轨手续,当年是第一批优惠购的。我们在里面住了14年,让给老娘与继父住了20年。老人前后走了。老娘在老年公寓生活了四年,她去金鸡山也有三年,这房空关就有7年。

这房有我们三代人的许多美好记忆。女儿上幼儿园、小学到初中直到高二,如果她要梦回老家,只会梦到这里。

因为是在五层顶楼,那些年兴新村平改坡,我们在上面也加了一个顶,收拾到可住人,小外甥上大学走读到工作、结婚前,一直陪着舅婆住这里。这里也是我很多旧物的堆存处。淘汰木器家具,旧报刊,每年整理后都弄到阁楼上。

原本这房想给市政府房屋收租中心收了,代为出租。但清潭这楼与其他几幢给鉴定为危房。当初建时用的大板建筑,水泥预制块,纷纷掉落,砸着人,但没砸死,估计真要等死了人钟楼区与常州市政府才会引起重视。政府不收,这个原本很好的政策,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改变而变了,所有的多余房都不收。

各地房地产也都要去库存,在上半年一波拉高的势头中,我们考虑还是出掉。先挂牌出去试试。但真要卖掉,也有点舍不得。从理论上讲,把死的产业变现,收益肯定大大高于出租。我们这套房,几乎没有装修,现在要出租,要一笔投入,每月5-6007-800元,还得照应改善、修理维护。变现之后一年的收益,最低的理财,每月可到1000元。任何有经济头脑的这笔账都会算。

就像老人总要走的,旧房也总要出的。人家最看中的是,这是学区房,人家想买是为孩子的今后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,盘活,双赢。

剩下的问题就是,每次搬家就要丢弃一批旧物,舍不得丢的,这回必须丢。祖传,小件,可以留念想的,其他姊妹要的,让他们都提前各取所需了。剩下就是我能割舍的与实在不能丢的。

已经考虑了好几天,就书刊肯定要丢失一大批,但几十年来我也没翻,不用就是无用。要丢掉,随时丢掉,不能积存。

马上就上南站,争取十天处理了掉这套旧房的后事。京城预告今天要飘第一场大雪,老家是小雨。都跟我的心情似的。蝈蝈跟我回老家省亲,来回乘一次高铁,其他蝈蝈一辈子都不会有的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95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