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老铨网舍

不妄言 不缩舌,一如既往当喉舌;勤读书,勤学习,再接再励慢生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老铨网舍 主人:王老汉 老铨 尘室主 主妇:王婆 多摇摇 小两口:松风水月 ,网舍有2000篇乱弹琴、近五万张京城、老家、全国几处风光,有近些年淘的宝葫芦、老了怎么带着儿孙玩,玩有传承,也有讲究,留了一点老儿的心得。

收了件小铜磬  

2016-02-27 07:39:58|  分类: 收藏谭屑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 

收了件小铜磬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 
收了件小铜磬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 
收了件小铜磬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 
收了件小铜磬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 

 

收了件小铜磬

文玩市场上的磬有两种,一种是与编钟一块合奏的,是石磬;一种是庙里的法器,做佛事敲的。两种磬样式不同,敲出的声音也不同。这回我周三上午在大柳树尾货市场还就收了一只小铜磬,说是从日本流传过来的。新年游东京没遇着,反倒是在这个东三环南的地摊上给我碰着,也是巧事。

那天我上大柳树市场,因为有几个月没来,开春回老家之前看看。前几次大老远来的没淘着什么,所以也没像潘家园、十里河跑得那么勤。乘公交还乘错,是换乘站点弄错,结果上了弘燕桥下来了,问了几个人才跟着一个也是上此处玩的,打南边进入这个市场,以前乘地铁、公交都是从北门进入,那是它的正门。

正月半刚过,市场只是没有人气。淘客人不多,设摊的也没有乱开价。我一眼看上,一直想收一件钵。在十里河见过一只有一尺多直径的,是香炉还是钵,我有点怀疑。只是太大太笨重,说是白铜的。要小巧一点的。这回遇上的这只磬是属小巧的,上手一提,没什么分量。看得出是铜的,上半身很规整,没有敲打的痕迹,下面半部是锤子敲的痕迹在,是手工敲出的,好像上过色,颜色是古铜色,俗称紫金钵的颜色。

摊主敲了一记,声音清脆,久远,看看个子不大,也不深重,居然能发出如此美妙声音。我心已动。我收藏物件,当然也想更多知晓它的产地,从什么地方来的。因为潘家园、十里河铜器摊位我常转悠,熟悉的,从没见过此类物件。这也不是旧物,倒像是新的。摊主告诉我说是从东土,日本才带回的。我在东京怎么就没遇着?边上也有好奇的,有人说是钵,和尚讨饭的。我立即纠正,不是讨饭是化缘。钵要矮,没有这么深。摊主说是磬,是对的。庙里念经到一段落,要敲一下,是佛教音乐中的一件响器。我曾见过的都是大的,没有这么小的。

接着就要询价?人家开始就没开高,150元,紧接着他自己主动降到100元。这给了我还价的空间。有的摊主摆半天没人问询,急着想开张。常遇到这样的情景。我就还了个80元。是真想要的价。他说100元是实价。我把东西放下,做出要走的样子,知道不要我跨出一步就会“拿去吧!”果然,身后传来的果然就是这一句。有的时候摊主会说“掏钱”。

小挎包能塞下,感觉不出分量。这是什么铜的合金,是不是真是铜的?会是别的材料的吗?回家仔细擦洗,把浮尘去掉,露出錾敲的底色,不是紫铜,是黄铜不错。这铜的合金比例很有讲究,过或不到,都不会产生如此清脆之音。精巧的小铜器是我所爱,这不又添一件。别的都是摆件,这一件还是响器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00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