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元里一号的留青竹刻展
西瀛里北侧的民元里探花府第给文化局下属的开发公司重修、开放后我有大半年没到。从国焙的博客中知道,这里常有一些文化活动,举办一些亲民的文化讲座,展览会,这回给我撞到。原本我想把武汉的亲戚带来看看,那天在前后北岸没参观到东坡纪念馆,这个探花家,他们也没有福分参观到,这是宣传常州历史的窗口,是文脉所在,还是要多向远道来亲友看看。
我遛弯过来很方便。门口又是“常图驿站”,又是“志王府”、“庄氏塾馆”,应有的牌子竖了不少,只是缺少文字说明,年轻人、外地游客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,不要喧宾夺主,不要让人看半天不得要领。这是常州有名的庄氏府邸,清末太平天国曾做过志王府,如今是个文化休闲场所,每周六下午二点有个讲座。下回我得来凑凑热闹。
这回给我撞着的是有个留青竹刻展。在后面西楼“呈雅堂”的二楼上。江浙一带的留青竹刻,常州是一个主要流派。传统的,流传有序的有徐氏、白氏外,如今又冒出一个沈氏,沈华强的“茶则”展。可能是我孤陋寡闻。什么叫茶则?有的就是线香香插,很是别致,与传统的留青竹刻又有不同,有了几分时尚元素在内。现代生活,三五好友品茗雅室,品了一种,又换一种,有时要倒腾茶叶,用得着这小玩意工具,就相当于大的牙签,当然不是剔牙,是剔壶的,是主持茶道的主人手里的工具,这工具可以设计,制作成这样多种形式,我还是第一次见到。中国城市生活也在向雅推进,这是一处小的细节。
这里展出的上百件作品,多数是摆件。有大片素面,不留心仔细看,以为就是一块素面竹板,再一看,上面有图案,花卉、昆虫、人物,有的外形刻成砚的形状,当然不可以存磨,真要去当砚台,那就毁了,这就是放在案头把玩的,不是实用器。留青竹刻,都在篾青一面,也有在篾黄一面雕刻的。把艺术精致搬上竹子上,只搬到一块板子上,可以玩出如今这翻花样,也真让人大开了眼界。有的就是一小节,有的就是一个圆面,就有创意在内。我特别欣赏他的小玩件,黄杨木小件完全可以仿制。有的竹面上有瑕疵,有斑点,没有去掉,也无法去掉,刻上蝴蝶花卉,别有韵味。
好几件展品已经给人预订。这是个很小众的展出,知晓的人肯定不多,好像展不到五一长假中就要收摊。后面可能有其他非遗展品要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