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雨水多
连日阴雨,似发桃花水,河水日日涨,争相开放的花儿受了遭殃。才开没几天,有的还只是花蕾,就给打入泥水,没一天展示,多可惜。
我们院子里的芍药,特稀有的白芍药,前些年我原本以为是白牡丹的,这段正在雨缝里开放。老同学看了我在微信中挂的图片,纠正我,说不是牡丹,是芍药,是很名贵的中药材。确实,筋儿、叶儿、花蕾都不一样。主人家每年都很注意收集所结的籽,晒干、收藏,是名贵中药材,就不能糟蹋掉。这花今年繁衍的枝条特别多,花开也特别多。原本可以开上几天,这一遭雨淋,全部凋零。
花期长的是芍药边上的一株山茶花,是粉红色的,从大冬天就酝酿花蕾,到开春慢慢开放,花期不止一个月。我见过公园里彤红的大朵儿的山茶,但我们院子里花坛里的山茶这种粉色很少见,是哪家邻居不知打哪里弄来的。她要一直开到入梅。先前的给雨打了不要紧,后面还有接着开,真正的繁花似锦是她,与之相比,芍药真是昙花一现,花期太短。
每年春上我们院子里的各种花卉相继开放,还真有点应接不暇。在之前有几株早樱,已经有二楼高,她可是春花中的赶早者,她之后是多瓣,有人称是重瓣的海棠,她比荆川公园的稍迟几天,就开在小区进门的不远处,这是原先布局设计时种下的,不是后来住户喜欢自己种的。
每年最不幸的栀子花,她总开在连续的梅雨季里,浓烈的芬芳同着湿漉就往家里来。不留神时就进入鼻腔,她不高贵,越摘枝头越多,只是梅雨季的雨水把她弄得没了身材,有点蓬头遮脸的。好花要有绿叶扶,花开一季,那是脸盘,还是要有花身衬托。
清明前后的雨一般不大,但若伴有春雷,那就有点韧劲,下起来没完,有时喘口气,接着再下。放晴了一刻,还没来得及往公园跑就又下。那就只能注意观察自家院子里你方开罢我登场的小景致,这也是一种赏花。花开是希望被人注意,不管是开在公园还是庭院的。开了没有人注目,哪不开得太寂寞,太无趣?
北方阳光普照,京城周边还有点干旱。从孩子们传回来的照片看,他们也都出门踏青赏花。迎春、樱花也都相继开放,品种虽没有南方多,因为气温高,远远高于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,一下子就春花烂漫。我们老两口每年赏花兼顾不到两头,每年与老家的春花有约,也就负了北方的更有气势的繁华。
我还是想劝老天,把雨调剂点上北方,这里雨水已够,留点花枝给人慢慢欣赏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