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老铨网舍

不妄言 不缩舌,一如既往当喉舌;勤读书,勤学习,再接再励慢生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老铨网舍 主人:王老汉 老铨 尘室主 主妇:王婆 多摇摇 小两口:松风水月 ,网舍有2000篇乱弹琴、近五万张京城、老家、全国几处风光,有近些年淘的宝葫芦、老了怎么带着儿孙玩,玩有传承,也有讲究,留了一点老儿的心得。

老家至今没入秋  

2016-09-26 07:40:59|  分类: 自家盘点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老家至今没入秋

北京早已入秋,早晚很凉,夏装不仅商店早已收起,家里也在抽时间把夏日的物品统统收起。那种宜人的凉爽,正是出门秋游的大好季节。

老家这里电台里按照气象意义的气温宣布,这当下还在夏末,今年的夏日尾巴特别长,国庆前说不定还收不了。后面有场雨,估计不大,还没像下一场凉一阵地样子。但长假有台风来,说不会降温.我早回了半个月,还得忍受这个添出的夏尾。

常州人都说今年的夏天高温持续时间特别长。我们老两口在京生活远眺老家的高温煎熬,好似占了点便宜,因为有这种心态,所以罚我回老家来再受此罪。每天出门一身一身的汗照流,早知这样,我带夏天的T恤,带短袖衬衣回来就是,有些衣裳我今年夏天还没穿到,而老家这个时间段我还没了衣裳,只有多年前的旧衣,长袖穿出去人家还要以为我有毛病。这也就是另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双城生活.行李箱里要多带衣服,以备不需。

好在现在席子不要用了,京城离开时各家也都在收藏席子。老家这里的席子我们家已经几年没用上,总是入秋深了再回来,有几回是隆冬时刻回来家。北京有集中供暖,多舒坦,这把老骨头已经扛不起冻,就怕感冒,就怕老慢支。当时都是不得不回,都是奔丧,死人的事,回来最后送一程。

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,骨头缝里会产生适应基因,离开久了这基因也就变异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在全中国是最能忍热受冻,高温能耐40多度,低温也能耐到零下七八度,十来度,你让北方的人来试试,家中没有供暖设备,高寒流来了,他们首先要叫,要住宾馆里去。经济开放,人口流动,大夸度的人口流动,从四川到江苏,从河北到江苏,都有一个气候的适应过程。这是别人的适应,而老人,随子女迁徙外地生活,也得适应,慢慢来。但老家不可能不联系,总还是要回来看看的。这就会产生新的受累。

北方已经黄叶飘零,慢慢就要秋殺。老家漫长的夏末,满眼还是碧绿、生机。空气湿润,草木茂盛。燥热也就是中午那一时段,避开不出门就是。尽情地欣赏这美景。跑的动,各路转转,看看几个月不到城市又发生的变化。老家总是让人难以忘怀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8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