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晚两集连续剧看完,我还总上北京台的“理财”栏目浏览一下。说的都是玩事。别处电台操办不了,只有京城的电视台有收视率,可以长年办下去。文玩核桃青皮上市说核桃,说海黄、小叶紫檀,崖柏、珠宝把件首饰等等。入秋之后今年的葫芦差不多还有一两周就要采摘,下藤,他们开始做起这方的节目。这天晚上让我跟着记者的镜头到了天津的葫芦种植基地,看了一批正在下来的“匏器”。
北方地区有玩葫芦的历史氛围,有上百年,好几百年家庭玩的传承,也有产业基地。套模的“匏器”怎么弄的,一点一点在眼前展现。不套,让它自由生长的叫本真,就看葫芦自身的品种,而另一大类就是人工在他生长初期,就是开花不久就给葫芦套上一个模子,俗称范,让它的生长发育在范内受到限制,到了成熟之后,把范拆了,上面就有字、花纹留在上面,然后在加工套个笼口,成为养蝈蝈的笼子。
能套范的葫芦本身是一种没腰身,是长筒的丑陋的葫芦,还只有这种品种可以套。这天的开范节目,组织三组人马,都是喜欢玩葫芦的年轻人,上天津的一处种植基地,赌开范出来的谁的漂亮,有升值空间,谁的不行。葫芦由各人上地垄上找,一人选两个,每一个的基本价是100元,开出后有的升值可到500元,有的可升到800元,赌的是各人的眼光。不会选的,运气不好的,一文不值。但也有垄头上玩者选中的,说已经网上给人订掉了,有一个镜头放就是一个蛇形的葫芦,盘的还真不错,本真器型好,几年才偶然遇到这么一个。据种植的庄主说,二个、三个葫芦开花后长在一个范里的,可遇不可求,是好几年才会遇着一次。
这个范有两种材料做成:一种是石膏的,在浇石膏水时要有铅丝网放在外箍住;一种是纸做的,厚厚好几层,这个里面都有凹凸花纹,用范压在葫芦上面,错落有致,形成艺术美感。但这个用什么搞的,就有技术的道道,估计记者会问着,是技术秘诀,不会公布。
这档开范节目,让电视机前也喜欢玩葫芦的观众大开眼界的。匏器开出来,上面的皮没有一点疤痕,所压的花纹清晰,有相当的深度,凹凸感明显,是个尤物。但也有的开出来上面瘢痕累累,大面积的阴斑。玩葫芦的忌讳的就是葫芦皮上不干净。这就一钱不值。
我来京之后玩葫芦也有好几年,从本真玩到结扎过的葫芦,也玩了好几个,葫芦在生长中用绳子结扎的,但用范套着长的匏器还没有玩过一个,都要头两百元一个,最少也要80元一个,我还没有升级玩到这个份上。
玩匏器,先知道怎么玩是正宗的玩法,之后向前延伸,知道怎么长的,往后延伸,知道怎么把好东西保养好,怎么传代。
近两周我在南四环草桥市场买到了个儿小巧,价格又不高的本京葫芦,就是俗称京葫芦,它与前几年泛滥的西葫芦不一样。这东西往朋友圈一晒,很受好评。这是干了三四年的陈年葫芦,肯定不是去年才下的,上手很容易起色。带点回老家与亲友分享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