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老铨网舍

不妄言 不缩舌,一如既往当喉舌;勤读书,勤学习,再接再励慢生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老铨网舍 主人:王老汉 老铨 尘室主 主妇:王婆 多摇摇 小两口:松风水月 ,网舍有2000篇乱弹琴、近五万张京城、老家、全国几处风光,有近些年淘的宝葫芦、老了怎么带着儿孙玩,玩有传承,也有讲究,留了一点老儿的心得。

琉璃厂西街遛弯  

2017-11-17 07:22:15|  分类: 闲情偶寄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 - 老铨 - 老铨网舍

 

琉璃厂西街遛弯

九点半后出门遛弯,每日选择的线路不同。这天向东到琉璃厂看看。家在老墙根这一带,从较场口胡同出来,过宣武门外大街,从青砖胡同入就接上琉璃厂西街,一路往东,走走停停。临近岁末还有一个半月,没有年底大甩卖的景象。最大的特点,与前段开会不同的是,所有的胡同口的安全岗都撤了,但重要线路的公交车内的安全员还在,那是首都公交的新常态。

荣宝斋大门外有一批掮客,每天都在此上班,但我不是他们所要招揽的对象,不再有人到我跟前兜售“名人字画”。但这天我还碰巧遇到一位常上央视访谈类节目的名人,买了一捆字画钻入小车里,是夫人给他开车。在这条街上遇到名人那是最平常的事,不用大惊小怪。

荣宝斋画廊这段有什么展出?昨天开幕的有个“物语”陶艺——壶展,吸引了我。门口当屏风的一块太湖石,似根飘带,从没见过如此观赏石。都是仿石壶手艺的作品,有在此基础上的创新,风格与常见的不一样,都是粗陶,有的看上去不起眼的,标价高得吓人。倒是两座小巧的太湖石案头摆件,2000元一座,如果连底座也算上,那是绝对有收藏价值。一个入冬的大莲蓬折头成了一件壶艺,很有意思。可当文人案头摆件,实用的话就难免碰撞,可看不可用。

岁末,画廊里有些入住的画家正在创作,有的已经撤离,好几间空着。市场不看好,只能离去,是靠实力说话。我也驻足看人家怎么在铅笔底稿上用墨勾山水线条,可以在课堂上示范教学,但要拿这种作品在京城换钱,看来有点难。

荣宝斋大堂里的笔、墨过一段时间就大涨一块,留心扇面柜台,罗汉竹扇尚有几把,湘妃竹扇一件都没了,怎么回事?我在十里河收了一把湘妃竹扇,近期还想收把罗汉肚竹的。反季节玩。

不上东街去,转个角,往北,南新华街这里杏坛美术馆常有新画展。这天有“一轴画”谢静的个展。下午有开展仪式,上午这时已经布展完成,只有几个小标签没有到位。人家允许我进去参观。很有个性,都是花卉,但与常见的不同,用色、构图都有个性,整个画面很静谧。小楷有晋人风骨。想混一本画册,下午还得再来一趟,算了。也没拍摄,拍人家说我老头子不知趣。

在荣宝斋画廊,趁人没注意还是拍了几幅联语,字也一般,内容可以,后来挂到我的微信中,自家练毛笔字也可用上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